特點 :以香港學校為背景的雙語籃球小說(中文版170頁,英語版190頁),是電光石火工作室2025年的創舉,也是我們希望將正向價值以不同語言、不同媒介的第一步。
由「特殊教育需要融合運動學院」策劃的寫作、教育計劃,希望透過此書肯定不同才能學生的價值。有些學生不被同學接受,但通過籃球運球,慢慢成長、學習,漸漸明白到自己的與別不同,給予了團隊價值。這絕對是送給孩子的最佳禮物,正向價值不能缺少的課外讀物。
一年前,他們遇上勁敵,以大比數輸了比賽,不但影響了他們的信心,還引發各自的問題。這班被認為是烏合之眾的SEN的學生,在教練、老師的幫忙下,一步一步克服難關,拾回自信,肯定自己的價值。
推薦 :體育運動不但展現學生的潛能,更有助學生的個人成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只要有「伯樂」,能夠明白其需要及能力,因材施教,學生也能 成為「千里馬」,盡展所長。
——香港教育大學特殊需要與融合研究所執行所長 冼權鋒教授 MH
「特殊教育需要融合運動學院」通過籃球故事帶出 SEN 的不同狀況,簡短的描述,讓公眾對他們有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對推動社會的共融氛圍 發揮正面影響,值得嘉許!期望讀者閱後廣傳,合力建構香港的共融文化。
——香港教育大學特殊需要預融合教育研究所項目經理 蘇建群
成功定義人人不同,天生我材必有用,透過運動過程幫助成長,找出天賦與的、去發揮自己的個人獨特才能,便成就自我。
——前香港單車奧運代表 洪松蔭
在香港,有特殊學習需要的類別和個案越來越多,成為香港中小幼學校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但人本多元,校亦本多元,只有了解、接納才可以幫忙及教養孩子和年輕人。喜能與Alan 團隊的合作,在本校推行了「喜動籃兒」 的周六活動多年,效果甚是;喜聞他們多才多藝多創意,以籃球為主題的港式小說,看了他們《Jump and Catch Your Sky》的小冊子,畫功了得,相信可媲美日本的動漫小說。
——新界婦孺福利會梁省德學校 陳家偉校長
這書以真摯筆觸描繪特殊學習需要的小朋友們在籃球場上的奮鬥與成長。讓我們看見,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多樣性的,不管他是否有特殊學習需要,都能在共融的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
——香港教育大學特教青年學苑苑長 譚漢珊
除了磨練年輕讀者的語言和語法技能,這些材料還有助於提高對一個重要社會議題的認識,激勵年輕人變得更加富有同情心和理解力。
——著名藝人、生態與環境科學博士 郭秀雲